劉利強先生
智聯表面廠有限公司 合夥人劉利強先生
今期表面處理通訊邀請了本學會副會長劉利強先生分享他在金屬表面處理工業發展的豐富經驗。劉副會長在工業發展的經驗已累積了超過三十多年。很高興在今次訪問中,不但與我們分享他這方面的經驗,還分享艱苦背後如何推動自己繼續向前。
三年零八個月的人生轉捩點
豐富的經驗背後,總有一段艱苦的時間。劉副會長在年輕的時候便有志在工業發展的決心;在早期當過學徒,往後在夜校讀書,邊做邊學。正當有所發展的時侯,自己也做得起勁的時候,和友人的玩笑,竟成就了他三年零八個月的軍人生活。他有感當時可能需要一個新嘗試,碰巧成功通過軍人考核測試,又於是便從軍了。三年零八個月過後;機會又出現了,在營內也不忘增值自己,他也讀了一些英文課程,相等於當年的中五程度。當時他的前工廠雇主:周根林先生因為要擴展業務,故希望他可以重返廠房協助,亦希望派他出國外學習新機械技術。周老闆深明他是一個人才,當年支持他修讀不少機械課程,增加了很多不同的學習機會。令他掌握了各種機械的知識,這些都是有利他日後和不同層面的人士、下屬溝通,讓他學會怎樣組織和傳達不同的知識。
從不同生意拍檔看經營之道
劉利強副會長認為要令有能的同事能夠留在公司長久,無疑是需要用另類方式把他們留住。曾經有位台灣的生意拍檔向他細說管理學理念:「如果遇到好的工作伙伴,便要使之成為你的生意拍檔;如果遇到好的生意拍檔,便要使之成為你的老闆。」要做到這位台灣人所說的理念,便要令一間工廠能夠有人才助你管理,讓自己放心處理其他業務。從事工業就必須要有冒險精神,亦要有兩手準備。所以一個有效的管理團隊非常重要。身為老闆,要懂得持平,給予員工安穩的環境,自然可以令廠有穩定的運作及收入。他認為台灣的生意拍檔的確啟發他現在的廠房管理,他認為工廠的人數不一定要多,簡單的管理架構亦已足夠。面對不同類型的下屬,便有相應的管理方法。他主張活用人才,培訓人才是要確保廠內各架構不出現斷層,要讓員工不斷在公司調配。工廠的管理人員要了解自己下屬的能力,根據他們的能力從而反映公司員工的分佈層次。
妙計提高工人的主動性
有不同人士都認為在管理學上,工人是不可以隨便給予懲罰,因為他們的意志比較薄弱。劉利強副會長則認為適當的懲罰是需要的,因為獎罰一定要分明。有員工出了錯,如果沒有懲罰,沒有出錯的同事會認為沒有特別的懲罰,那便不會矯正錯誤。他主張犯了錯的員工是要和其他同事分享經驗,要承認錯誤,那麼其他員工才不會有機會再犯同樣的過失。
他舉出廠內一個例子:若干年前,他希望維持和扶正工人的紀律;新上任的行政經理便依循規則要各員工也要配戴名牌,廠內有一位部門主管就因忘記了戴上名牌而被罰款和記名公佈。這位主管知悉此事後便因有失面子和難面對下屬而找副會長理論,副會長第一時間便斥責該主管沒有管理智慧,他告訴該主管他應該要正面面對下屬員工,要以示自己試法並警惕下屬切記要遵守公司的守則。該主管遵從見議的教誨,及後其他員工果然緊記配戴名牌上班。
對於要尋找合適的人管理各部門和成為各部門的總管,協助自己是很困難的工作。有能力的管理人一定要懂得平衡權力,亦要知人善任。把員工分為不同層次,再分配到不同的行政部門崗位,或配到廠房管理前線工作。
香港和國內的學生一些錯誤的觀念
「我要成為人中之龍,如果不可以做到某一職位,我便不會願意去嘗試做的。」劉利強副會長道出了香港和國內的學生的思想通病,他認為大家都要投入,要願意付出、行動,首要一定是積極參與、準備。年輕人是不應該怕在工廠中做雜務,是要積極裝備自己,一定的時間後便可以看到自己的發展路向。最重要是要喜愛自己做的事,願意裝備自己,有實力的人在不同的起跑線上都一定會成功!
對學會寄予的希望
劉利強副會長希望可以多方面吸納會員,增加會員人數。學會可以和國內一些工程業界合作,促進知識交流,亦可以有利業界發展。香港的社會知識比較著重其他非工業的學科,在工科有關方面推行的教育課程亦缺少。他相信大家有志發展學會的決心,就能排除困難,協助業界提供交流及聯繫的平台:提升技術及專業水平,提高行業的競爭力。
後記:
“事無對錯,只因時機不對。”劉副會長以自己的經歷為鑑:不應執著做的事起不了大作用,最重要實幹,不要坐著空談。只要有實力便可以繼續經營事業,當然自己亦要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
2012年6月